微笑曲线与武藏曲线优势对比

2014-9-24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中,各类企业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春天,市场容量随年均增长约10%的GDP而极速膨胀,导致大部分本土中小型生产企业不重视对自身的制造水平的提升,而一味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市场订单的追逐上。在过去,市场环境好,年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以及可观的毛利率掩盖了企业大部分的自身问题。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只要能够将产品制造出来就可以赚钱,致使企业老板少有对制造成本进行控制的概念。
 
宏基领导人施振荣于1992年提出的“微笑曲线”,是一条把业务流程当作横轴而描绘出的利润率曲线;曲线左侧主要是研发、设计、材料采购;曲线右侧主要包括品牌、物流、渠道和金融。“微笑曲线”认为这两端附加价值高,利润空间大,而处在曲线中间弧底位置的加工、组装、制造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低,利润微薄。其实理论本身无所谓对错,不过是对本已存在的规律的不同阐述而已。由于大多数企业认同了“微笑曲线”理论,争相在产品产业链前端和后端投入力量抢占高地,导致产品研发、设计、品牌等门槛越来越高,普通企业难以在此领域夺取果腹之食,与此同时被视为“鸡肋”的制造环节的效率也因为企业老板主观积极性不高而迟迟未有大的提升。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被“微笑曲线”所迷惑,是因为我们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应有的利润远远没有体现出来。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日本还提出了一个制造业的“武藏曲线”, 这是个与“微笑曲线”完全相反的曲线,也就是在制造业各个业务环节中,我们印象里成本最高、利润空间最小的组装制造环节变成了最赚钱的,而研发设计以及销售、服务的利润反而较低。为什么呢?微笑曲线看到的一次周转,但实际研发销售投入的资金巨大,回收时间长,组装制造如果可以周转快的话,就是赚钱的。制造业赚不赚钱,关键看能不能周转起来。中国企业是该告别粗放走向精益生产的时候了。三十余年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经营人才,但是,却没有培养一批管理人才,致使因为经营能力而获得的大量资金、资源、机会和人才没有效率最大化,这是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人们日益追求产品品质以及人工、材料等成本日益提高的今天,对于一个制造类企业而言,其制造能力水平的高低已经限制了企业市场的拓展和长远发展空间。如何在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做到有效控制、减低制造成本?此两方面问题都使得企业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生产管理,并试图打造一个有效运转的制造体系,提升产品的制造管理水平,达致真正的产销平衡。因而,精益生产类咨询项目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1. 上一篇:最满意的服务是站在客人的角度提供服务
  2. 下一篇:行业遇冷白酒为何从并购开始整合?

相关文章 材料采购 产品研发 可以赚钱 领导人 中国经济

网友评论